本报2日讯(记者吴利红)2日,抚远莽吉塔港码头江风轻拂,装载玉米的“湘岳速航”号货轮鸣响长笛,缓缓驶离码头,驶向江苏太仓港。这标志着黑龙江江海联运成功实现双向载货往返运输,为我省内河水运对接沿海、融入国际物流网络按下“加速键”。
“湘岳速航”号装载两艘工程船,于8月25日从江苏省太仓港出发,经日本海、鞑靼海峡、黑龙江下游(俄罗斯境内),于9月27日抵达抚远莽吉塔港,航程4495公里。
据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全面保障江海联运顺利推进,省交通运输厅从前期的航线规划、船舶锁定、货源组织,到航行间的气象航道信息通报、水文预报分析,将保障工作覆盖到每一个关键环节。选派专业技术人员,随船全程跟踪江海联运航行过程,积累技术数据。还实施了黑龙江中游43公里浅滩航道抢通,解决船舶通行“卡脖子”问题,提供航道航行保障条件。同时,调配200吨浮吊船、救援保障船、航标艇、疏浚工程船等船舶10余艘,为吊装作业、航行安全提供硬件支撑。
下一步,省交通运输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快建设河海航道、畅通江海联运大通道,构建“通江达海、连接内外”的水路交通运输体系,持续优化航线,加快完善港口配套设施,推动港口与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深度融合,为我省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注入更加强大的交通运输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