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经济网讯(孟鹏翔 孟祥凤 记者马朝林)“5分钟集结,100%达标!”——这是大兴安岭腹地十八站林业局专业森林消防队交出的春防“硬核答卷”。坐落于国家重点火险区,这支队伍以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科技赋能实战训练,锻造出一支“智慧防”与“铁军守”并重的森防尖兵,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注入强劲动能。
十八站林业局专业森林消防队在开展索降训练(王银龙 摄)
理论筑基,碎片化学习激活“生命至上”共识。“灭火器分为哪几类?陡坡火线如何避险?”每天午饭后的半小时,队员们围坐学习《森林火灾扑救手册》,展开“头脑风暴”。这项被队员称为“饭后读书会”的创新模式,已累计开展30余场,覆盖《森林防火条例》《森林火灾扑救》等专业教材及真实火场案例复盘。
十八站林业局专业森林消防队在开展实机训练(王银龙 摄)
“以前集中学习像‘填鸭’,现在边吃饭边讨论,压力小了,效率反而高了。”中队长周琛龙感慨道。灵活的学习形式不仅让扑救理论、避险要领入脑入心,更将“科学扑救、 安全第一”的作战理念烙入每名队员的潜意识。
实训强技,“水攻+空降”协同破解灭火难题。针对大兴安岭山高林密、水源分布广泛实际,林业局重点强化“以水灭火”与“索滑降”两大核心技能。在综合训练基地,队员利用无人机快速定位水源,2分钟内完成水带铺设和TW-D-21航空泵架设,通过高压水泵和灭火水枪对火线实施精准压制,相较于传统手段,火灾扑救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利用标准化索降塔开展每日特训,规范完成套滑降绳、连接索控器、背姿离舱操作规程,全员实操科目合格率达100%。
十八站林业局专业森林消防队在开展安全知识理论培训(王志程 摄)
以演促战,实战检验队伍扑火攻坚能力。4月以来,1支局属专业消防大队和9支林场中队先后开展实战化演练15次,模拟多种地形以及极端天气条件下突发火情。队伍按照应急预案处置流程快速响应,开展扑火协同作战,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训练成果。期间,协同塔河县航空护林站开展索滑降实机演练,索滑降特勤分队乘坐M-171型直升机从20米高空实现全员快速、安全、精准投送。指挥中心依托“感知系统”实时调度,确保各战术环节有序衔接。
“每一次演练都是实战的预演,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顶得住。”十八站森防指专职指挥杨思斌在演练后说道。目前,队伍接到命令后5分钟内集结出动率已达100%,应急处置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十八站林业局专业森林消防队在开展日常训练(王银龙 摄)
从“饭后读书会”的理论浸润,到“水陆空”联动的科技赋能,十八站林业局以“5分钟100%集结”的雷霆效率,诠释了新时代森防队伍的“硬核担当”。在这片林海中,“智慧+铁军”的双重革新,正为大兴安岭的青山绿水织就一张坚不可摧的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