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全景(资料片)。
中央商业步行街。
□文/本报记者 邵晶岩 摄/于福庆
日前,黑河国际化大早市再次登上央视,“烟火气”增加了摊主的收入,也为界江两岸的人民带来了舌尖上的幸福。“大家爱吃我做的汉堡,我特别开心。”鸡蛋汉堡店店主王淑清高兴地说。
增加全市人民的幸福感,远不止飘香的“烟火气”。2024年,黑河市将86%以上的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幸福龙江建设20件民生实事全部承接到位,市县两级104件利民实事均达序时进度。依托“12345”便民服务热线,办成群众身边急事、难事5.37万件,接通率、办结率、满意率均居全省前列,城镇新增就业1.24万人,完成省定目标的116%,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城市换新颜 宜居惠万家
28栋沿街楼外立面、楼顶屋面旧貌换新颜,楼体亮化工程点亮夜空;老化、破损管网被连根拔除,采用新型管道,优化管网布局,供水、排水能力大幅提升;中央商业步行街升级改造,成为市民与游客的打卡热地……
2024年,黑河市聚焦民生需求,对城区28条街路的破损路面与人行步道进行了维修改造,面积达5000平方米;成功打通四中北侧龙江路—通江路“断头路”,让居民出行更加畅通;改造城区老旧小区25栋楼,对供暖、供水、排水管线等配套设施及屋面进行维修改造,更新小区健身器材,切实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生活垃圾焚烧厂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建成后将在最大程度上节省能源,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应对汛期积水难题,黑河市新建、改造排水管网64.7公里,在城区重点路段实施了雨污分流改造工程。
街路两边,人行步道上间隔设置休闲长椅;在通江路等主路上,色彩斑斓的花箱一字排开;改造建设知春园等口袋公园广场12处,城市“颜值”不断刷新。
黑河市制定四季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方案,深入开展季节性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采取“机械化+人工”的清扫保洁模式,对辖区主次干道进行巡回作业,做到夏要“路见底色”、冬要“雪即清除”。组织承办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并作典型经验交流,向全省展示黑河生活垃圾分类的卓越成效,为城市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
“领航”+“陪跑” 就业“成色足”
为了让就业创业有门路、技能提升有渠道、幸福生活有保障,2024年以来,黑河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不断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着力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效,持续释放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超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全年就业指标任务。
黑河市扎实做好创业孵化服务工作,建立“创业陪跑空间”,实行政府政策“领航”与专业导师“陪跑”的双轮驱动模式,全力打造“智慧陪跑”和“轮值服务”特色项目。组织县(市、区)与4所高校签订“创业陪跑空间”合作协议,为初创企业注入智慧力量。
“‘创业陪跑空间’是为大学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提供创业场地、创业培训、企业招聘等全程陪伴式创业孵化服务,扶持初创企业成长成熟。”黑河市就业服务中心就业创业科科长康丽颖介绍,“创业陪跑空间”创新案例被省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省推广。
为全力实现零工人员与务工信息“面对面”,促进就业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黑河市因地制宜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5分钟”就业服务圈,市就业服务中心与市总工会签订“零工驿站+户外劳动者服务站”协作共建协议,共同创建零工人员温馨之家。截至目前,黑河市已建立“就业驿站”“零工服务站”等就业服务站点52个,建成标准化“家门口”服务站点17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就业服务驿站+户外劳动者工作站合作共建”被省总工会推广,经验信息被全国总工会采用。
“怎样培养人” 答好“教育卷”
在全国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现场会上作生本教育改革经验介绍、孙吴县第三小学教育集团科创团队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创建34个名师工作室……2024年以来,黑河市多点发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践行“党建引领+科学管理+问题研培+及时督评”工作模式,奋力开创建设教育强市和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局面。
2024年,黑河市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80个、义务教育优质学位7515个,逊克县接受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规划县评估认定并得到充分肯定,3所学校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技师学院获批国家级共建职业体验教育基地,嫩江市成立全省首家孤独症学校。黑河市实施“聚力党建领航 立根铸魂育人”工程,持续强化4所省级和15所市级中小学校党建示范校培育创建工作。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开齐开足思政课、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试点市建设,大力推动校园冰雪运动,举办“赏冰乐雪”“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等11项系列活动。
聚焦办好黑河人民满意教育,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和普惠性民办园认定工作,创建省级安吉游戏推广行动实验区2个、安吉游戏试点园11个,开展“小学化”专项治理、结对帮扶等工作,不断扩大学前教育优质资源供给。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达100%。深入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2所学校入选教育部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推动职业教育融合创新,黑河市中职校护理、跨境电子商务等22个专业与省内10所高职院校开展“3+2”中高职贯通培养合作,印发《黑河自贸片区跨境电子商务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方案》,打造市域现代职业教育新模式。
盯重点群体 解“民生期待”
2024年,黑河市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实现“十八连增”,发放各类救助补贴资金4.4亿元。黑河市民政局聚焦“一老一小一困”等重点群体,扛起民生兜底保障的政治责任,用“民政速度”回应“民生期待”,将“民生清单”转化为群众的“幸福账单”。
9家示范性助老餐厅建成投用,高龄津贴发放标准、覆盖面居全省首位。为进一步扩大高龄津贴人群覆盖面,目前,黑河市对全市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和低保边缘家庭中的7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摸底排查,合理确定扩面人群高龄津贴的发放标准,以“数据+温情”的模式精准测算资金需求,确保津贴发放“应享尽享”。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引导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统筹规划三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构建一刻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00户以上,提升公办养老机构护理能力,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让“夕阳红”照亮“幸福路”。
实施“精准救助提升行动”,筑牢民生保障底线。构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智慧平台”,通过数据交叉比对实现“政策找人”。同步培育“慈善+救助”新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民生兜底行动,形成“政府+社会”双轮驱动的救助格局。
在医疗和保障服务上,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晋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完成26家乡镇卫生院、28家村卫生室的维修改造。全市基本医保参保率达101.19%,提前超额完成扩面任务;居民医保二级医院住院费报销比例提高至80%;在省内率先开展按疾病诊断分组(DRG)实际付费与线上清算;孙吴县入选全国全民医保参保计划县级联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