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经济网讯(王力 记者马朝林)从祖国版图最北端的连崟口岸出发,沿S218省道驱车10公里,就会到阿木尔林业局兴安林场的所在地——兴安镇,这里不仅有承载着厚重的驿站文化,有为国家源源不断输送能源动力的中俄原油首站,有蓄势待发、向北开放的连崟口岸,更有“一湾三岛”和额木尔河入江口魅力景观。
共产党员、兴安林场职工李龙在开办的“晓丹民宿旅店”热情打招呼(王力 摄)
就是在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上,共产党员、兴安林场职工李龙,妻子王凤丹经营着一家别具特色的“晓丹民宿旅店”。这是一家集住宿餐饮、销售山货与理发服务为一体的小店,虽规模不大,却在当地和游客心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今年50岁的李龙是林场的主力,不但是林下经济的内业统计员,还是皮卡车的司机,每天都投入到森林抚育、森林防火、生态修复等一线繁忙的工作中。而其妻子王凤丹赋闲在家。
李龙的妻子王凤丹在为顾客理发(王力 摄)
2016年,李龙夫妻看到中俄原油首站落户兴安镇,连崟口岸近在咫尺、开放在即,于是将所住的两间平房改造成理发室、洗浴间。理发店是小店的一大特色。王凤丹手法娴熟,技艺精湛,无论是利落的短发,还是时尚的造型,都能让顾客满意而归。而最让人称赞的是,由于兴安镇只有李龙一家理发店,多年如一日坚持为7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理发,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免费服务。这一善举,不仅温暖了当地老人的心,也在林场传为佳话。
李龙的妻子王凤丹在为顾客理发(王力 摄)
李龙自知妻子王凤丹辛苦,总是忙完工作回到家中烧火、做饭、擦地。2022年李龙夫妻俩看到林场旅游产业发展日渐升温,投资10多万元将洗浴和新购买的一户平房改造成民宿,设有1个家庭用房、2个标间,能容纳8个人,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
2024年春季来自北京航天局的杨玉梅退休夫妇,在李龙夫妻俩开办的旅店住了一周,李龙热情为其当起了导游,介绍当地的界江景观、风土人情、人文历史,游玩了北极岛、银环岛、古城岛、二十六站古驿站等景点。杨玉梅高兴地说:“打卡晓丹旅店,听雅克萨战鼓,邂逅界江美景,剪个‘国境线发型’,相约2025年秋季重聚边境口岸。”
李龙与妻子王凤丹线上线下推介林下产品,增加收入(王力 摄)
“穷则思变”是李龙创业的座右铭。为了拓宽收入来源,李龙夫妻俩还紧跟时代潮流,利用朋友圈推介黑木耳等山珍。这些山产品都是他们精心挑选的,品质上乘,深受顾客喜爱。
如今,李龙夫妻俩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小店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生意也越来越红火,蘑菇、果干等林下产品卖到了辽宁、甘肃、天津、上海等省市。通过开旅店、卖山产品和理发业务,一年增加收入3万多元。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李龙看到兴安林场未来发展可期,更喜欢上了兴安、爱上了兴安,尽管岳父多次催他去绥芬河接管林产品加工生意,都被婉言拒绝,他说:“这里有界江、有山水、有发展,心还能静下来,我们夫妻俩就工作生活在兴安林场了,下步扩大餐厅面积,提升服务接待能力。”
李龙与妻子王凤丹为游客当起导游,参观兴安镇村史馆合影情景(王力 摄)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李龙、王凤丹夫妻用勤劳的双手和善良的心,创业增收致富,成为了兴安林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激励着林区更多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与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