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水县人民法院:筑牢审判质效“生命线” 确保精准施策“稳提升”
来源:黑龙江经济网 编辑:崔冰 2025-02-27

□董慧莹 关辉 黑龙江经济网记者马朝林

明水县人民法院紧紧围绕省法院提出的“一要二统三抓实”工作思路,将提升审判质效作为工作的“生命线”,立足审判职能,深化改革创新,精准施策发力,推动审判质效持续提升,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创新管理机制,激发审判活力

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办法,对照各项指标进行日监测、周指引、旬调度、月总结、季分析,召开司法审判数据分析研判会商会议12期,深入剖析原因,查找问题症结,强化监督管理,将审判绩效指标完成情况与审判绩效考核相挂钩。建立审判绩效考核通报制度,对承办法官收结案情况进行日通报240期,坚持“均衡收结案”,对质量、效果、效率指标全方位监管。同时,将办案的数量、质量、效率和廉洁自律等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制定奖惩机制,对排名靠前的法官进行表扬奖励,对排名靠后的进行督促提醒,充分调动干警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工作氛围。

推行繁简分流机制。按照“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案件分流机制。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案件分流至速裁团队审理,2024年速裁程序审结案件占比68.48%;对于复杂疑难案件,由经验丰富的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于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主管领导、班子成员亲自担任审判长并主审,其他班子成员、业务庭长组成合议庭,参与陪审合议。如和谐家园小区危楼系列案涉及的五个刑事案件被告人均服判息诉。

完善暖警惠警举措。院党组不断完善暖警惠警新举措,制定出台了《明水县人民法院关心关爱干警身心健康的若干意见》。关心关爱干警身心健康、工作生活,建立健全休假体检制度,举办徒步行、演讲比赛、党建运动会、茶话会、联欢会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缓解压力,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增强干警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建立干警期盼多年的法院食堂,解决干警用餐问题,进一步激发干警干事创业热情。

强化流程管理,提升审判效率

开启诉前调解新模式。在原有诉前调解室的基础上,与人大代表、妇联干部建立人大代表调解室、妇联调解室,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妇联组织在邻里、婚姻、家庭等纠纷中的积极作用。适用诉前鉴定模式促进案件诉前调解,严格依照人民法院对外委托鉴定案件的相关法律法规,无一起鉴定案件因办理不当影响到案件的公正审理。积极探索“立审执一体化”新举措,规范和完善财产保全机制,及时采取诉前保全、诉中保全,切实做到以保促调、以保促执,助力审判质效和综合治理双提升。

加强审判流程严管控。持续依托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案件从立案、送达、开庭、裁判到执行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跟踪管理,明确每个环节的办理时限和责任人员。同时,定期对审判流程节点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整改完善,不断优化审判流程。

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建成了集网上立案、电子送达、网上庭审、电子卷宗随案生成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法院系统。当事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网上立案、提交证据、查询案件进度等操作,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同时,法官可以利用电子卷宗系统进行案件审理、裁判文书制作等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司法能力

提升思想政治建设。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法院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引导干警树立“如我在诉、如我在执、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司法理念,恪守司法良知,做到公正司法。

加强业务能力培训。根据干警的业务需求和岗位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讲座、案例研讨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干警的业务水平和司法能力。

强化执纪监督问责。围绕审判工作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构建审判权力监督闭环监管模式。围绕“事前”,制定权力清单和履职指引,明确院庭长行使审判监督管理职责的范围和内容。围绕“事中”,强化规则引领,做优制度保障,制定出台《明水县人民法院院庭长案件阅核实施办法(试行)》,院庭长阅核案件1528件。围绕“事后”,进一步加强案件质量评查,常态化评查案件3082件,重点评查68件,以问题为导向,以结果为抓手,促进审判质效持续提升。同时,严肃查处违反审判执行工作纪律的行为,确保司法公正廉洁。

在今后的工作中,明水县人民法院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努力提升审判质效,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黑龙江经济网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