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经济网讯(董慧莹 南锋 记者马朝林)近日,兰西县人民法院平山法庭以情讲法、以法唤情,成功化解了一起姑侄间的借贷纠纷,让双方亲情得以修复。
案情简介。原告老韩太和被告韩某成是亲姑侄关系,2012年5月被告以资金周转为由向原告借款现金40000元,出于对被告的信任并没有让其签署借条,只是口头承诺一年后偿还。2013年5月当约定还款时间来临之时,原告找到被告询问借款何时能偿还,被告称手上资金不足恳求原告延期。2014年临近春节原告再次找到被告,强烈要求被告履行还款义务,被告依然以资金不足回复。在原告的强烈要求下,被告开具借条,2017年5月1日之前保证偿还。到期被告一直未还款,原告通过合法手段多次向被告催要,要求被告承担还款责任,被告以各种理由拖延,拒不还款,至今分文未还。为此,62岁的姑姑将53岁的亲侄子告上法院。
倾情调解。平山法庭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赵式立没有急于开庭,而是秉持化解矛盾、修复亲情的原则,积极展开调解工作。承办法官分别与原告韩老太和被告韩某成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双方的立场和诉求。韩老太表示,自己出于亲情帮助侄子,如今却陷入经济困境,内心感到无比委屈和无奈,而韩某成则承认姑姑的借款,但目前确实面临诸多困难 ,短期内难以一次性偿还全部债务。
在充分了解双方情况后,承办法官从法律规定、亲情伦理和社会责任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双方进行耐心细致的劝导。一方面向韩某成阐明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姑姑为其付出的巨大牺牲;另一方面,也劝导韩老太理解侄子的实际困难,给予一定的宽限和缓冲。经过法官一下午苦口婆心的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协议,韩某成同意制定还款计划,分期二年偿还姑姑的欠款,韩老太也表示愿意放弃利息请求,以减轻侄子的负担。双方表示将珍惜亲情、呵护亲情。至此,法官为渐行渐远的姑侄关系铺设了一条回归亲情的桥梁,让这场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姑侄俩互相搀扶笑着走出了法庭。
人间至爱是亲情,该案的化解情理法相容,彰显了司法力量。一直以来,兰西县人民法院深入践行“如我在诉”理念,引导干警深入了解当事人的司法需求,带着良知释法说理,带着司法答疑解惑,坚持以“情”为纽带,以“和”为导向,妥善处理各类家事纠纷,努力解开群众的“法结”“事结”和“心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为民司法,传递司法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