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深化案管机制建设 提升经侦工作法治化水平
来源:人民公安报 编辑:崔冰 2024-12-04

今年以来,黑龙江公安经侦部门坚持将深化案管机制建设、提升经侦工作法治化水平作为重点工作予以强力推动,结合实际建立省、市、县(区)三级经侦部门案管机制,全省共建立案管组(室)90个、明确专职案管员370余名,实现对经侦案件全要素、全方位、全流程统筹管理,为经侦部门履职提供机制支撑和法治保障。

哈尔滨公安经侦部门以“六项监督”筑牢执法防线,采用线索核查、类案评查、平台巡查等措施,综合施查、靶向施治,实现对案件全流程、全要素、全覆盖式监督审核,确保执法问题得到精准预警、及时纠偏、全面整改。“七类审查”把控执法方向,依托执法监督平台,重点审查刑事立案、强制措施、涉案财物等执法关键环节,从源头上杜绝有案不立、压案不查、久拖不决等顽瘴痼疾。“八大板块”提升执法能力,配备线上集成培训系统,涵盖法律法规适用、典型案例参考、执法办案指引内容,并纳入在线研讨交流、疑难案件解答、比武练兵测试等功能,为民警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创造条件。“九种机制”夯实执法根基,持续强化机制建设,扎实推进“废、改、立、行”,健全完善管辖层级界限、案件综合管理、执法责任三大制度,构建特色案管工作闭环体系。

齐齐哈尔公安经侦部门注重体系建设,构建“一厅(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大厅)一室(市级案管室)一组(县级案管组)”市、县两级案管体系,实现经济犯罪案件接报警、线索接收一站式受理,推动从源头解决报案难题。加强数据赋能,以“数字化公安、科技赋能实战”理念为引领,创新研发执法监督数据工具,提升案管室执法监督效率。提高服务质效,通过实行事前“备案审查+靶向监督”、事中“网上巡查+跟踪问效”、事后“责任倒查+回头看”模式,加强案件审核监督流程,有效服务执法办案。

牡丹江公安经侦部门筑牢警务保障根基,通过推动软、硬件同步升级,选拔专业队伍,建立从案件侦办到卷宗管理权责统一、监管有效、保障有力的全流程执法责任体系;明确全流程管理,预设案件办理智能提醒,进行全时段线上巡查和线下抽查,推动执法办案的高质高效流转,已进行案管机制实体化运行审核820余次,评查卷宗46起、发现并纠正问题75个,全部督促纠正;深化边境地区警务协作,针对牡丹江口岸城市特点,探索建立服务中俄贸易的警务协作新方式。

佳木斯公安经侦部门提升案件质量、完善案管机制,围绕打击防范经济犯罪实际需求,形成案件集中办理、警种合成作战、同步审核监督的融合式案管运行机制。设立法律咨询、受案接待、前置审核、综合调度、案件巡查、执法监督等岗位,配备专职人员。明晰职能定位、提升办案质效,紧盯“警、案、人、物、场、卷”等执法活动关键要素,整合日常执法监督和卷宗管理职能。细化岗位职责,保障执法办案安全、规范、高效运行。打造“一站式”窗口为群众提供政策解读、法律援助等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组织学习培训、岗位练兵和业务竞赛等活动,提升经侦民警在法律适用、数据统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业务能力,培养经侦业务“全科医生”、案件管理“专科医生”,锻造一支“懂业务、会管理、敢监督、能服务”的案管队伍。

大庆公安经侦部门以严格监督管理为目的,保障经侦办案流程规范。紧盯执法办案的关键环节,全力规避执法瑕疵、堵塞风险隐患。案管组围绕法律适用、证据规格、办案期限等重点方面严格把关,自案管机制运行以来,全市共审核已立案件340余起、适用强制措施500余次,召开案件集体会商会议5次,实时跟进督促、提供法律服务。持续强化执法管理、落实执法责任,实现执法隐患“防、改”同抓、案件办理严密监控、执法档案标准管理。综合采取实地检查、网上巡查、定向评查和专项整治等方式,提供专业、高效、精准的法治保障。聚焦经侦执法办案难题,健全完善会商制度,对疑难案件同步介入指导。强化执法培训,组织市、县两级“业务骨干上讲堂”等培训6场、参训民警600余人次,有效提升经侦队伍执法办案能力。

黑龙江经济网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