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 让更多森林食品摆上百姓餐桌
来源:黑龙江日报 编辑:韩建国 2024-06-04

桦树汁采集。

□文/摄 本报记者 吴玉玺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三十三届哈洽会上,伊春市展馆里的森林食品展区成为一大亮点,桦树汁、红松籽、食品菌、蜂蜜等森林食品受到客商们的一致青睐和好评。

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伊春市放大农林一体、绿色有机优势,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让更多的“森林热量”“森林蛋白”从林间走向餐桌,在全省率先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以桦树汁、刺五加为突破口,通过示范带动强基地、育龙头、延链条、拓市场。

依托森林资源 打造明星产品

在伊春桦肽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车间里一瓶瓶桦树汁被包装成箱,销往全国各地。打开一瓶桦树汁,入口清新,风味独特。“我们的桦树汁产品全部源自伊春市的白桦树林,其特点是原生态、纯绿色,在市场上十分受欢迎。”企业总经理胡子涵介绍。

据了解,伊春市白桦林面积达到24.87万公顷,每年桦树汁可采集量达27万吨。伊春市积极推动“产、加、销”全链条发展,持续叫响伊春桦树汁产品品牌,成功入选黑龙江“九珍十八品”名录。

不仅仅是桦树汁产品,越来越多的林产品走出大山,被送到了更多家庭的餐桌上。

“我们把大家常在野地里挖的山野菜,打造成为了一项新产业。”黑龙江伊春森工新青林业局公司松林林场分公司党支部书记李勇说。

在新青林业局公司松林生态茶文化园,一进门就能闻到阵阵茶香,经过加工的刺五加茶被分拣到一个个小罐内。李勇介绍,通过与福建省武夷山市的茶叶研究机构合作,小兴安岭的刺五加、暴马丁香、蒲公英等特产与武夷山大红袍制茶工艺相结合,形成了特色生态茶品牌。

截至目前,伊春市建有浆果、坚果、山野菜、食用菌等特色种植基地180个,25款产品入选黑龙江“九珍十八品”名录。此外,伊春市入选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荣获“森林生态食品之都”称号。

迎进来走出去扩大品牌影响力

近年来,伊春市通过“走出去”“迎进来”积极叫响伊春本地品牌,突出品牌优势,推动林下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第三十三届哈洽会上,以越橘、忠芝等企业为代表的蓝莓系列产品,以伊春森工、桦肽、雨晓生物科技等企业为代表的桦树汁系列产品,以中盟、北货郎、伊纯企业为代表的红松籽系列、食用菌、蜂蜜等山特产品,以林宝、臻津北药企业为代表的林都北药等惊艳亮相。伊春市共有18家企业,8大类别几百种产品参展,充分展示了伊春市生态旅游、森林食品、林都北药以及创意设计产业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持续放大品牌效应,拓宽销售市场。

黑龙江北货郎森林食品有限公司连续多年参加哈洽会,企业总经理杜帛霖介绍:“这次我们带来了榛蘑、猴头菇以及有机杂粮、森林坚果等产品,原材料都来自小兴安岭深处。特别高兴能代表伊春,带着大山的热情参加此次展会。”据了解,凭借品质优越的林产品,企业已与多家客商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

4月,是伊春市桦树汁采集的最佳时期。伊春桦肽生物药业有限公司邀请了全国50多位桦树汁经销商来到伊春市体验采集桦树汁。经销商们走进白桦树林中,亲手采集最新鲜的桦树汁原液,现场品尝清爽甘甜的桦树汁。“我们这次邀请经销商体验桦树汁采集,实地了解伊春市桦树汁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希望进一步扩大桦树汁销售渠道,助力桦树汁产业发展。”胡子涵说。

构建多元化森林食品体系

在铁力市满江红村,村里85%以上的农户都在种植平贝,这种形似珍珠的寒地龙药装点着一望无际的黑土地。去年,满江红村平贝迎来大丰收,产量超过3000吨,产值达到约1.3亿元。在满江红村的辐射带动下,铁力市有近40个村屯种植平贝,总面积超过1万亩。

如今,铁力平贝成功入选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省首批“土特产”名录。在平贝产业的带动下,铁力市人参、北五味子等寒地龙药的种植、加工产业发展也逐步稳健,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寒地龙药种、产、销产业发展之路。据统计,2023年铁力市寒地龙药总种植面积约10.6万亩,产值达到13.36亿元。

伊春市锚定在全省率先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目标,坚持向森林要食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森林食物资源,聚焦建设生态森林食品供应基地、冷水鱼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寒地果蔬生产基地和生物产业基地“四个基地”,在保障粮食安全供给前提下,进一步扩大食物来源、增加食物总量。

此外,伊春市还大力发展以生猪、禽、羊为重点的常规养殖和以毛皮动物、鹿、蜂为重点的特色养殖,建有森林猪、雪貂、湖羊等120个特色养殖基地,构建起“常规+特色”畜牧产业发展格局。金新农、新希望等“百万头”生猪养殖项目相继落地,伊春森工建成标准化湖羊养殖基地15个。


黑龙江经济网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