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薛婧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越跑越快。近日,一个好消息传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工大智研)牵头建设的“智能农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即将开源发布1.0版智慧农场平台代码。
作为东北地区首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我国农业领域的首个此类平台,该代码的开源,将推动我省各农场、合作社、农服企业、农业信息化中心等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持续赋能,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成立于2020年12月的工大智研,是省政府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短短三年多来,已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100多项,获批国家级创新平台1个,开展人工智能场景应用赋能技术研发专项29项,孵化、引进创新型企业60多家,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为具有龙江特色的人工智能产学研融合创新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成为我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大亮点。
示范引领 搭建起人工智能发展软硬件基础设施
在AGRIGPT版块输入想要了解的涉农问题,很快就会得到精准回答;将发生病虫害植物的照片上传后,马上就会显示这是什么病虫害,并给出处置方式……在工大智研工作人员的演示下,“智能农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智能之处一一呈现。
“我们给这个平台起了个名字叫‘智农伴飞’,在2023年举行的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场景创新挑战赛上获得了一等奖。”工作人员介绍,该平台集云端人工智能赋能、边缘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服务、开源开放数据标准、农学知识图谱和智能农场典型的示范应用等多功能于一体,通过搭建“空天地一体化”多模态农场监测通信与网络、农机自动驾驶与装备自主作业、云边端协同智能认知决策与调度等系统,实现环境感知的全面化、数据采集的精准化、信息传输的无线化、设备控制的智能化。
代码开源后,所有涉农企业和单位等都可以免费使用平台上的软件程序,并根据需求在平台现有功能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升级,推动更多的“人工智能+农业”场景落地,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可以说,“智能伴飞”平台相当于搭建了智慧农业的软件基础设施,平台长期持续的社会效益,将带来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实现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真正赋能。
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技术和人才优势的工大智研,成立之初就以示范引领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为己任。
“企业刚刚成立,就投入1000万元搭建了人工智能超算公共服务平台,这笔钱对新生企业来说是‘巨资’,但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超算,这笔钱必须投。”工大智研董事长唐降龙介绍,2021年投入试运行、2022年通过验收的人工智能超算公共服务平台,是东北地区屈指可数的面向人工智能领域的开放性技术平台,不仅有力地支撑了工大智研的发展,也为科研院所和各类企事业单位提供算力支持、深度学习、引擎训练等应用服务,成为推动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重要的硬件基础设施。
不断超越 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注入龙江力量
2022年10月,科技部正式批复同意工大智研牵头建设“智能农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不但开创了东北地区的先例,填补了智慧农业领域的空白,也表明该公司已正式跻身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的尖端研发团队。
依托哈工大人工智能团队优势,工大智研对标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加强基础性、原创性、引领性研究,不断为全国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注入龙江力量。平台的建设也成为吸引人才的“金字招牌”,目前已为哈工大引进多名人工智能领域高级科研人员。
成立3年多来,工大智研一路“开挂”:作为建设核心单位之一,助力哈尔滨市政府成功申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获批“黑龙江省智能物联网创新中心”和“黑龙江省智慧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研发的“龙哈产业云”平台成为东北地区唯一一个入选全国城市数字治理创新案例;牵头的“基于天空地遥感数据的农业智能信息服务研究”项目和“基于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的高通量作物表型性状数字化感知与分析研究”项目均获批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参与的“复杂工件视觉缺陷检测成像系统与软件工具研发”项目获省重点研发计划“揭榜挂帅”项目……
农业是黑龙江最大的优势产业,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致力于引领世界人工智能科技发展,工大智研则是将双方优势相结合,正努力为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创造更多奇迹。
加速转化 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开花
如今到黑河的俄罗斯游客,往往会下载一个“中俄跨境无障碍服务系统”的APP,该系统可进行中文和俄文快速切换,并围绕语言、交通、信息、服务、支付、应急、通行等跨境游七大要素,实现游客、商家、政府等群体全程中俄跨境游无障碍服务、智能化数据分析和智能化评价,从而实现“七个无障碍”一站式全流程双语服务,彻底解决跨境游顽瘴痼疾。该系统还被评为首届黑龙江省数字政府数智创新应用大赛十佳案例。
运营这一服务系统的智研聚合科技有限公司,是工大智研自主研发项目的落地转化企业。
“我们每年孵化20家左右的初创公司,主要是围绕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里的应用,一部分是科技成果直接孵化出来的,还有一部分是科技成果赋能的企业。”唐降龙介绍,目前工大智研孵化的企业已有60多家,这些企业2023年的总产值达1.3亿元。
2023年12月27日,工大智研孵化企业哈尔滨天来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业视觉检测设备”项目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一代人工智能新场景专业赛二等奖。
“工业视觉检测设备”是工大智研自主研发的智能化、全自动、高精度的表面缺陷检测系统工具,可应用在3C电子制造、半导体、消费品等工业生产质量检测领域,针对工业生产中的装配类缺陷、生产工艺类缺陷,提供无监督、半监督、强监督等完整的模型训练及应用部署体系,建立具备通用性的光机电软算一体化平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工大智研孵化的企业都是对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都是带有新质生产力特质的企业。工大智研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及AI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公司的愿景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智能产业生态,聚合、共建、共享全产业链AI赋能能力,发挥科技创新的裂变、倍增和乘数效应,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强科技、赋能更广领域、惠及更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