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文选 战正酣 纸本设色 1985年
<一>
汤文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已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人物画家。他的创作历程,他的艺术道路,顺逆沉浮,奋勇搏击,在20世纪下半叶新兴中国画的演进中,具有显著代表性和充分独特性。
汤文选1925年出生于湖北省孝感市一个知识分子名医之家,天资颖悟,四岁从父读《论语》。启蒙于学习、临摹家藏古画。21岁入武昌艺专,主攻花鸟。1954年创作现代人物画《婆媳上冬学》入选全国美展一举成名,其作品被选编入《世界美术全集》,画家时年29岁。从他开始临砚笔耕至今,已届六十多个春秋。他勤奋不辍,由花鸟而人物、由人物而山水、由山水重归花鸟。以至于翎毛、禽畜、走兽、虫鱼,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他先后创作了现代人物画《婆媳上冬学》《喂鸡》《说什么我也要入社》《送粮路上》《白手起家》《天空任鸟飞》以及现代花鸟画《晨雀》《秋忙时候》《村头拾趣》《战正酣》《晨光》,参加历届全国画展后,均被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汤文选 伏虎图 纸本设色 1991年
岁月悠远,纵观汤文选跨越半个世纪的漫长行迹,上下求索,始终坚持一条现实主义创作之路。精研传统,面向大自然。从“生活”到“艺术”,从“造化”到“心源”,反复锤炼。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其作品风格的嬗变,节节标示着画家对现实主义的探索,有着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深度的认识理解,随之熔铸为不同的时代文化内涵、不同的笔墨精神、形式语言。这种对现实主义的认识、理解,体现在汤文选作品中,都带有大文化背景的投影,清晰地演绎着时代文化观念、心理意识的前进、曲折、寻觅、再前进。也可以说,汤文选的作品,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到70年代;从80年代、90年代到世纪之交,最大程度上折射着20世纪中国画的命运:其奋力挣扎,以求生存;其大胆变革,以图发展;其不无彷徨困惑,而又振作、醒觉,并迈出坚定的脚步。
汤文选 片石暇观太华峰 纸本设色 2019年
汤文选的人物、山水、花鸟、墨虎等一系列作品,融会着、贯穿着“三种传统”。或隐或显,或化解之,或凝聚之,或熔裁之,或独造之。“三种传统”,可概括为现实主义在中国画发展历程中的三段式,亦曰交叉出现的不同历史内涵、文化反映的三种艺术状态:首先,是古代现实主义传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其二,是“五四”现实主义传统——融合西法,崇尚写实。其三,是新中国成立后倡导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深入火热斗争,深入工农兵。学习延安木刻,学习民间年画,学习苏联油画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50年代)。其后,“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60年代)。在以上“三种传统”的交汇点上,伸延出汤文选早期和中期的现实主义创作之路。汤文选中国画艺术的现实主义,其主要特征为积极的入世态度,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个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完美统一,以及严肃的历史使命感。
纵观汤文选的创作历程,他无疑是位集大成者。然而,汤文选60岁以后的创作,又逐步显现出他的开拓性胆识,其作品中渗透出具有强烈现代气息的东方表现性意象绘画特征。
汤文选 晒场上 纸本设色 1982年
何谓“东方表现性意象”?《汤文选谈艺录》中明示:
一,“中国水墨写意画非抽象,非具象,而是意象。意是主客观相结合的情景交融,写是书画同源中线条的生命力”。
二,“中国水墨写意画往往随着情感自然发生,随机应变。明代的徐渭开一代写意新风,他的画就是‘表现主义’。西方的表现主义也讲情感抒发、画面随机应变等。但他的出现比我们的写意画晚了数百年”。
三,“中国水墨写意画如何画出时代精神,有一点十分关键,那就是在形式感上要突破传统文人画雅淡疏朗、闲情逸致的格局,而赋予中国水墨写意画崇高而又宏伟的精神气度”。
以上三点相结合,构成了汤文选具有强烈现代气息的东方表现性意象绘画的理论基石。
<二>
汤文选学养深厚,文化底蕴丰实,为当今画坛之佼佼者;他还是一位历尽人生狂风险浪的画家。20世纪50年代,汤文选以一批开创性的现代人物经典作品享誉国内外。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将他投进人生底谷。整整20年黄金岁月,他在极不公正的待遇中度过。
苏轼《留侯论》言:“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状,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汤文选 竹林过雨 纸本设色 1983年
面对命运的沉沦,汤文选艺心文心不泯。他在喧嚣中沉默,在大宁静中参悟。他始终保持对社会前景的信念,他不懈地进行着宇宙人生和艺术哲理的思考,并为日后创造性的艺术探索和创作实践作了大量的、深层次的前期准备。可以说,他的最宝贵的人生体验,最好的灵感,最虔诚的耕耘播种,孕化于他命运中最悲惨的时刻。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新时期,艺术家得以伸开双臂,拥抱又一个春天。汤文选的创作灵感,如深山泉水喷涌而出,迅速进入他水墨写意画创作的高产期、鼎盛期。“人为天地心”成为他水墨艺术人本位大道开拓性的发端,也是他水墨大写意随情生发,恣肆奔放,进入“东方表现性意象绘画”新时期的引信。汤文选以艺术家的良知,正直知识分子的天职和奉献精神,以学者的气度,感悟社会人生,观照自然万物,重新发现自己民族传统中源远流长的人本位思想再觉醒。他率先以水墨写意画的创造性智慧给传统人文主义以崭新的、现代意义的诠释。在新世纪临界点上,汤文选中国画艺术已经和正在产生日益深广的心灵净化作用和精神启迪作用。
<三>
汤文选对民族文化高潮原动力的寻求——又一个重新发现,是对“文人画”传统的再认识。广义的说,是对中国水墨写意画艺术高层次的审美本质的再认识。这一深索细究的再发现,再认识,建立在他长期“寂寞之道”、“埋头学问”的基础之上。对于一个专门从事于创作的画家来说,做学问,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不浮光掠影、不浅尝辙止。不固守一隅、不自满自足。这种胆识、魂魄、这种治学功夫和学术探真精神,难能可贵。故艺术创造上取得超乎寻常的成就,绝非偶然。他的治学治艺之路,对于书画艺术家、史论专门家,都具有启发性:首先,他重视以哲学、汉学作为治学、治艺的底蕴与核心。其次他重视治学治艺的心态,“务必从容”,不以利禄劝。其三,学问之事必不可无系统。系统者何?立一主系,辅以分支、分脉是矣。
汤文选 柳荫群鹭 纸本设色 1984年
通过理论上、艺术上反复探讨,彼此验证,汤文选将文人画成就概括为:“肇始于宋,成熟于元,发展于明。至清,以石涛、八大、扬州八怪、任伯年、吴昌硕为代表,分别将文人写意画推向了三个新高峰”。他蔚然预言:文人画的发展史在中国美术史、乃至世界艺术史上都将以极其辉煌的一页载入其中,它现在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水墨写意画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灿烂文明的一大贡献。这是兼具创造性和世纪开拓性的卓识远见。它不仅旨在从根本上深究20世纪对文人画评判的某些盲点,而且立意在透析近世思想家康有为、陈独秀乃至鲁迅先后确立的评判文人画之主流观念的正与误、得与失。 (孙美兰)
汤文选(1925—2009)
出生于湖北孝感,近现代中国画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
1947年求学于武昌艺专。
1951年在中央美院学习油画。
1952年起任教于华中师范学院图画系和湖北艺术学院。
1965年调入湖北省美术院专事中国画创作。
汤文选半世坎坷,历尽沧桑。他与世无争,潜心学问,默默耕耘,于大写意花鸟画一道,在八大山人的“简约清脱”、吴昌硕的“古厚朴茂”、齐白石的“妙造自然”之后,又别开“博大沉雄”之风。
出版画集专著有《汤文选全集》10卷本)、《大师谈艺丛书——汤文选谈艺录》等。
汤文选代表作品《婆媳上冬学》《送粮路上》(1954年)中国美术馆收藏,《说什么我也要入社》《喂鸡》(1955年)中国美术馆收藏,《白手起家》(合作)(1964年)中国美术馆收藏,《晨雀》(1978年)中国美术馆收藏,《村头拾趣》(1984年)中国美术馆收藏,《秋忙时候》《晨光》《战正酣》(1986年)中国美术馆收藏,《母子虎》(2001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桃花流水图》(2001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