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豆原生境”系列报道之三
保护点外寻“豆”踪
来源:黑龙江日报 编辑:刘艳玲 2022-05-17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静 李天池

15日,本报记者与省农科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大豆室组成“寻豆小分队”,开启保护点之外寻找野生大豆之旅。

地处高寒地区,横跨10个纬度,野生大豆资源丰富……这使我省成为全国野生大豆类型最为丰富的省份。因此这趟寻“豆”之旅显得意义非凡,又因结果的不确定性,使记者颇为忐忑。

寻:保护点外还有原生境

从哈尔滨市出发,沿着滨水大道走到呼兰区杨林乡附近,研究员毕影东突然将车停在路边:“不出意外,这里应该有野生大豆。”

刚下公路,毕影东他们就在前面兴奋地喊:“找到了!有很多。”走近细看,野生大豆缠绕着藤条,盘旋而上。“看它多会选地儿。斜坡、潮湿、伴生植物丰富,非常适宜生长。”在省农科院副院长来永才眼中,野生大豆“灵性”十足,“自带”野外生存智慧。

来永才进一步解释道:“当年种子在次年只部分发芽,另一部分在土壤中处于休眠状态,芽率却不丧失。此后3至4年他们会陆续萌发,即使后两年气候不好遭遇了灭顶之灾,它们也不会灭绝,这就保证了物种的延续。”

野生环境下自我调节能力如何产生、自我保护机制如何形成、体内哪种酶进行调控、按何种规律被“唤醒”……对科研人员来讲,这些“为什么”,正是野生大豆魔力和魅力所在。

来永才说:“划定的保护点,只是其具有代表性,类型比较丰富。保护点之外,还有一些野生大豆原生境。”

难:研发之路道阻且长

毕影东说:“我们每年9月末、10月初都会兵分多路,到全省布网采集野生大豆信息。”长期的野外采集研究,让他们练就了“火眼”与直觉,也因此,才得以寻“豆”成功。

较之栽培大豆,野生大豆适应性强、耐逆、高蛋白等优异性状特别明显。“野生大豆蛋白含量非常高,牛羊特别爱吃。如果将这些优异性状转移到栽培大豆中,那我们就有了自己的‘超级豆’。”毕影东说。

知易行难。研发之难,只有科研人员才真正懂得。

就野生大豆本身而言,优异性状与不利性状有着很深的“羁绊”。举例来讲,野生大豆“炸荚”,豆子四散有利于“后代”繁衍,但对于现实收获却非常不利,而蛋白含量高则有益于现实。“研究中,我们发现两者性状是连锁的,打破这种连锁非常困难。”粒小、皮黑……诸多不利性状实际很难剔除。

另外,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选择过程需经年累月。毕影东告诉记者,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产生的往往只是中间材料,虽具有某种优异特性,但综合性状不见得多好,需继续用中间材料与栽培大豆杂交,如此一轮轮下来,需要几代人的心血。

“研究需要愚公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持之以恒,才会有收获。”来永才意味深长地说。

盼:如何保护需要细化标准

记者了解到,在我省7处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点中,有的地方野生大豆生活得很“舒适”,有的地方却不尽如人意。

在采访中记者也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人说原生境就应该以“原”字为重,就要遵循适者生存的原则,任其自生自灭。即使野生大豆渐渐被吞得没有生存空间,也不能人为干预。还有人说要尽量保持“纯天然”,但也要适当采取有效措施,帮野生大豆“夺回”地盘,助其成为保护点内绝对优势物种。

但有一点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那就是保护野生大豆原生境不能“一圈了之”,更不能越保护越少。如何对“症”下药,以精准跑赢时间,确保资源不丧失,是当下最重要的问题。

“目前我们在省农科院民主园区开展野生大豆资源异地保存,这是一种抢救性措施,能有效保护野生大豆的遗传资源。”毕影东说,“相对于原生境保护,长期异地保存容易造成一些优异性状的退化。所以做好原生境保护至关重要,当然这也需要每个原生境保护点都能够实施标准化、规范化保护措施。”

据了解,农业农村部曾制定“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建设技术规范”,但对于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我省尚没有专门的管理规范。


黑龙江经济网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