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山(1910年-1934年)(资料片)
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诗歌是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个人情感、志向、节操,以及对人世间的悲悯情怀,所以,某种程度说,诗人受地域文化和成长经历影响,其作品就是这一地方历史文化的代表和呈现。清代的瑷珲,尚武轻文,将星璀璨,比如袁氏富明阿、寿山父子,张氏善庆、绰哈布叔侄,郭氏恒玉、崇玉兄弟等等,多官至将军、副都统,为一代名将,为后人敬仰。但瑷珲籍的乡土文人却不多,诗客更是寥寥无几,不能不说这是瑷珲历史文化资源的一种缺憾。
但民国年间,瑷珲有一位青年才俊陈庆山,却是“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代表。陈庆山生于1910年,是瑷珲汉军镶红旗人。其父陈连悦,担任过瑷珲小学校长,黑龙江省三、四、五届议员,曾任木兰、肇州等县捐税局长。“九一八”事变后,陈连悦拒绝为侵略者做事,回乡务农。他曾主笔起草了《索还江东六十四屯呈文》(即万民折),呼吁收复失地,维护国权。陈庆山幼承庭训,爱国爱乡的思想根植心中。他少年时在家乡读书,1926年,到哈尔滨许公工业学校学习。1931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专科俄语班,就读期间,正值日本侵略者入侵东三省,陈庆山受到马克思主义进步思想影响,常以笔名“白光”写稿在报纸发表,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
陈庆山曾在《滨江时报》发表过一首诗,诗云:
灯红酒绿倍增欢,果腹频呼味不鲜。
哪知街头乞丐泪,饥肠欲断谁告怜。
这首诗以前后鲜明对比的笔法,揭露了旧社会哈尔滨的贫富悬殊和底层百姓的艰辛。时人秦岱源的《滨江尘嚣录》对当时哈尔滨有所记载,文中可见一斑,称:“哈埠自开辟以来,即为各色人等聚集之地,人类良莠不齐,杀人越货之事,几属见惯。”“哈埠为繁华之市场,奢靡淫逸,无所不至,五方聚处,品类尤杂,谓为销金之窟,万恶之薮,良非虚语。”可见,那时哈尔滨的腐朽堕落。陈庆山此诗虽然直白,却一语道的,对社会的关注之情也跃然纸上,颇有杜少陵“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意。
根据1986年《瑷珲县志》等资料记载,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陈庆山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珠河反日游击队,他作战勇敢,遵守纪律,南征北战中,一直在赵尚志同志身边,保卫着赵尚志的安全。1934年6月28日,珠河反日游击队成立了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赵尚志任哈东支队司令,陈庆山任哈东支队司令部秘书长,协助赵尚志领导哈东支队和哈东人民进行抗日斗争。
1934年11月,陈庆山跟随赵尚志率领的骑兵部队扰乱了日伪军对哈东游击区的“围剿”,返回珠河抗日根据地。当队伍行至方正县肖田地时,突遇日军望月部队200余人和伪军邓团300来人的包围袭击,陈庆山负责骑兵部队断后,组织队伍突围,在阻击敌人掩护部队突围的战斗中,陈庆山壮烈牺牲,年仅24岁。东北解放后,著名抗联将领,原松江省省长冯仲云,在《滨江日报》上刊登了给庆山同志母亲的一封信,赞扬陈庆山“为国杀身成仁,舍身捐躯”,并表示“追念先烈,后继者惟有奋斗不息。”如今,在东北烈士纪念馆陈列着陈庆山烈士事迹。
在陈庆山烈士家乡的瑷珲记忆馆,也展陈着陈庆山的事迹,供人们瞻仰追思。值得一提的是,陈庆山的弟弟陈寿山曾在台湾任国民党将军,在世时,经常往返两岸,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奔走呼号。为缅怀陈庆山一家的爱国情怀,瑷珲记忆馆特设了“两岸豪杰一家人”专题展。
去年秋天,瑷珲副都统姚福升外玄孙关轶之兄来到瑷珲,彼此一见如故。他曾经提供给我一份资料,是其祖父的回忆录,他祖父当时与陈庆山同在哈尔滨读书,称陈庆山当年在哈尔滨突然消失,大家对他的去向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和误解,后来,才知道他是去了抗日前线,并牺牲在了战场。
如今,很多瑷珲往事都消失在历史深处,我们只有在史料和展馆中能感受到陈氏父子的义举和烈士的荣光,通过这首小诗和烈士英俊的照片,我们可以在脑海里复原这位嫉恶如仇、勇赴国难的青年英雄形象,作为瑷珲这片热土走出的民族英雄,我们应该将他永远铭记,并将他的爱国精神传承下去。(刘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