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再谈社会美育的社会治理功能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穆杨 2021-03-25

 □李骏


 生活美育提升日常生活品质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美好生活”,既指物质条件,又指向精神生活,它充分表明当前人民群众对于文化艺术等美育的内在需求在不断增强,而美育也应渗透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些代表也指出美育已经成为新时代人民的新需求,有代表建议深化文化艺术机构美育职能社会化精准发展,普及全民美育,助力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健康协调发展。其实,自古以来,中国的社会美育思想从未脱离过日常生活,典型如儒家美育从日常行为、性格品行、人生理想等多个方面确立践行标准并影响至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向重视日常生活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属性,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实施美育,以实现“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这是社会美育渗透日常生活最朴实的表达,也是对马克思美育目标“完善的人”的阐释。当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认为“美育叫人创造艺术,欣赏艺术与自然,在人生世相中寻出丰富的兴趣”。当代美学家刘悦笛更是倡导“走向生活美育”,提倡“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化”,从而使人成为完善之人、社会成为真正自由进步之社会。

四川姑娘李子柒的美食美居视频风靡全球,她对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审美追求与劳动所得的美感享受打动了全世界人民的心。《人民日报》点赞李子柒“活出中国人的精彩和自信”,实则是倡导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社会美育。日常生活审美化对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以及审美介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审美主体的人首先应具有审美创美的内生动力与需求,这一动力与需求一方面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天然需求,另一方面自身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周遭环境、社会需求等也将使其产生审美需求与动力。社会美育的审美客体包含的范围较广,但在消费时代,我们可以将其统一称为“产品”,无论是实体产品还是影像等内容产业抑或日常生活行为等,均应具有良好的审美属性与精神价值。这一属性又对审美介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前作为主要审美介质的大众传媒,“在教育民众接受新的生活方式与品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民众日常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消费导向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引导倾向,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手工DIY各种美食、服装定制、住宅理念、在线艺术课程甚至阅读等日常行为均成为热潮或引发变革,主流媒体、融媒体的推送及评论则成为大众美育消费的重要参考。因而,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我们务必牢牢将审美主体需求、审美客体呈现、审美介质供应串联成生态产业链,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贯穿其中,使健康、积极、良好的社会美育渗透全社会每一位民众的精神世界并转化为行动自觉。

疫情防控取得的重大胜利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与人的生命意识、科学素养、道德伦理,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是战胜疫情、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重要素养。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应着力强化社会美育的社会治理功能,充分发挥审美、创美在塑造美好心灵、激发生存发展愿景、提升日常生活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升全民审美与人文素养,努力建设美好生活与美丽中国。

中华美育精神涵养美好心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孟儒学倡导“仁”,“为仁”便是“修心”,仁学即“心学”,孔孟儒学的影响根深蒂固,直至后世,无论是做人还是著文,涵养美好心灵成为美育的终极目标。进入新时代,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提出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的殷切期望,将美好心灵养成的重任交付给美育,将中华美育精神作为涵养美好心灵的重要渠道与手段。

关于何谓中华美育精神,学术界与教育界对其内涵展开了讨论。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认为中华美育精神是对天、地、人和谐共生高远境界的追求,是人格涵养、人生智慧、人生境界多维内涵的综合。当前追索中华美育精神的内涵,应首先从中国古代文明、东方传统美学中寻根问道,挖掘独特的审美观念、美学表达和教育理念。如“文质彬彬”指向审美与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外在与内在的有机统一,其核心是对美好心灵的塑造。第二,从近代历史上看,中华美育精神要从现代中国美育引入西方美育理念并进行创造性转化、服务于国民启蒙与民族救亡视角进行挖掘。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认为美育可以“陶养感情”,即培植有益感情、消除有害感情,从而构建美好心灵家园。第三,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还要注意探寻长期以来被西方话语体系遮蔽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审美旨趣、美学认知与教育精神。中华美育精神追求目标的德性之美、心灵之美,以及牺牲小我、成全大我,“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国为民情怀,再到疫情发生后逆行湖北的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以及封城76天用坚守和努力换来疫情防控胜利大局的武汉人民与武汉精神,无一不是美好心灵的涵育与展现。相较于“自由高于生命”的价值观下疫情始终无法得到控制的西方国家,中国的战“疫”过程再一次展现出了中国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也展示了在新时代社会治理中的文化自觉。

生态美育激发生存发展愿景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推动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对大自然生态循环的破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撕裂,人类曾因此而付出沉重代价。14世纪黑死病席卷欧洲,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使超过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被感染,1952年伦敦雾霾事件导致万人死亡,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全球疫情……科学技术在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之时,也使人类付出了鲜血与生命的代价。因而,在解决了全中国十几亿人民温饱问题的基础上,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他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这一要求既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也体现出社会对生态美育的迫切需求。历史与现实已然证明:生态美学是建设美丽中国战略的必然遵循,青山绿水间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宜居城市美丽乡村中文明幸福生活的依存,都离不开生态审美观的建构与生态美育的实施。

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要求,从个体层面来说,要进一步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育理念,激发尊重自然和自然审美的行动自觉,敞开心灵感受自然万物带来的美感享受,同时还要注意培养提升对自然审美哲学内蕴的体悟,将“游山玩水”的舒畅感官体验上升为丰厚充盈的生命感受,将自然山水与审美趣味、品性修炼紧密结合,以真正实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生命境界。从宏观层面上看还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等国家发展战略,在“天蓝、地绿、水美”的自然美基础上,在城市规划建设上融入现代元素,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具体要做到“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仅要使乡村环境“生态宜居”,而且要使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这就要求城乡管理者与规划执行者在城市美学、建筑美学、设计美学、乡村美学、文化美学等方面要有较强的自觉意识与基础认知,这一意识与认知的强化与提升仍可以通过社会美育来实现,同时进一步推进政产学研融合机制,确保各项建设的美学特质与文化内蕴。

黑龙江经济网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