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新区报记者 韩丽平 马智博
“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发挥新区体制机制创新先行优势,打造龙江版‘新浦东’”
在今年哈尔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发挥哈尔滨新区、自贸区哈尔滨片区引领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与会代表热议的话题,对此积极建言献策。
万鑫石墨谷生产车间。本报记者 薛婧 李爱民 摄
先行先试 激发创新活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哈尔滨新区要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优势和自贸区制度创新优势,立足本土抓首创,成为哈尔滨改革创新的试验场。”哈尔滨市人大代表梅佳说,以石墨产业为例,现有的石墨制造业体系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亟须在发挥已有各类创新载体作用的基础上,瞄准发展薄弱环节,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国家级石墨制造业创新平台和网络,形成以石墨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创新体系,从而推动我省石墨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为此,梅佳建议,由政府引导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自愿组合,自主决策,以哈尔滨新区等创新资源集聚区域为依托开展试点,有序推进国家级石墨新材料制造创新中心建设。
哈尔滨市人大代表辛宇杰建议,哈尔滨新区在发挥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优势的过程中,创新政企合作的模式,让政府购买服务在更多领域拓展,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以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为例,辛宇杰说,“要让资源价值最大化,更好地实现高效率运作,最好的办法就是市场的事交给市场去办。企业和政府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收获共赢的成效。”
大学生在新区企业参观。本报记者 蒋国红 摄
政企合力 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才是重要支撑。辛宇杰建议,立足发展阶段和产业特色,构建起“顶尖人才、高级人才、基础人才”相互支撑的人才金字塔体系。“新区需要顶尖人才、高端人才,但同样需要基础人才,新区可以与区域内高校广泛合作,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试岗机会,让他们走进新区、了解新区,进而留在新区。”辛宇杰说,哪里的体制活,哪里才是人才干事创业的沃土,新区应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人才储备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引进的匹配度和实用性,做强人才平台的集聚性和吸引力,方能产生“水深则鱼知聚,林茂则鸟有归”的效应。
在哈尔滨市人大代表田力看来,一方面,政府要加大释放人才政策红利,给人才更为宽松舒适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加强自身的用人留人机制建设,做好企业内部人才培训成长计划,打通人才成长通道。
提升城区配套功能 加速人口集聚
哈尔滨新区的建设对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而新区发展必须要有产业作为支撑,人民在此安居乐业,新区才能繁荣持久。如何加速新区人口集聚,实施软硬件改造,提升新区功能品质和治理水平可谓一条重要途径。
“赢得了配套才能赢得人气。新区在下一步的建设发展中,应不断完善学校、医院、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让现有居民生活更便捷,吸引更多的人来新区。”辛宇杰说,新区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能否成为新的经济和人口增长中心,而交通条件、生活配套、休闲环境等城市配套是承接老城区人口转移的关键因素。
除了硬件设施的改造,旅游文化等软环境的建设对城区魅力的提升也不可小觑。田力说,哈尔滨新区旅游资源众多,哈尔滨极地馆、太阳岛风景区、冰雪大世界都被人所熟知。希望未来文化旅游可以成为新区一个标志性的名片,推动新区文旅产业再上新台阶。